美的定義是一種學問,需深究,需探索。

昨天逗留圖書館一天,隨手借了一本《風格秘語》的書,出門之後站在公車站上,霓虹燈的光投射在腳邊,突然感覺到一種福祉感。人生是場去繁從簡的過程,多少感到那一時刻的怡然自得,至少我這么以為。
作為法蘭西著名雜誌《ELLE》的時裝總監,妮娜.加西亞自有她過人之處,而本書正是最好的例證。我不自覺地會把她與香港時裝作家黎堅惠放在一起,不是比較,而是贊同與掌聲。一時的怪異與獨特,或許會是不自覺的變形與自覺的扭曲,釋放人生的某些陰暗面,而長久的怪異與獨特卻是一種經典與標識,是最接近自我的認同,無疑她們都是這樣的女子,從時裝中找到自已與世界的連接點,並且忠於本身與質感。
穿著打扮從最初的性意識覺醒演變到現下的自我認同與外界的連接,已是其最重要的意義。在這個高度發達的社會裡,車水馬龍,資訊萬變,似乎日月都更替得比以前快了一些,你想從中獲得什麼,就必須與眾不同。
本書想你從中獲得的是從改變你的衣櫃開始,最終改變你的生活。或許很多人覺得有點誇張,但是不無可能。不管你去應試,約會,上班,等等一切社會活動裡,第一印象正發揮著其極為重要的一面,而直接影響到第一印象分數值的無疑便是著裝,什麼樣的風格體現著機智而不失優雅,什麼樣的風格體現著莊重而不失幽默女性頭髮護理
尼采說一個穿著體面的女人是不會感冒的,我喜歡這種肯定的幽默感,帶有靈動與藝術性,正如著裝。妮娜.加西亞覺得首先你得是一個自信的人,從裡而外表現出的自信,並且接受你認為自身的缺陷,真實完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想想溫莎公爵夫人,她並不漂亮,但她那自信,獨立,把頭高高抬起的姿態讓英王愛德華八世甘愿為她放棄王位。其次便是不盲目地追趕潮流,時尚與潮流從深層次上講是可以分開的,一個人的時尚或許可以代表一個時代,而大眾的時尚或許只能代表著一時的潮流,它本身是沒有定論與借鏡可言,一切都在於女人追求美的品味,你甚至可以把外祖母的壓箱之物與當今潮流混搭出屬於自已的不一樣風格,此時的壓箱之物便不是過時的了,它體現出你自已的獨特風格和對時尚的獨特理解。其三便是配飾,高速運轉的社會讓配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你可能一大早起床,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挑選最為合適的衣服,但是一件別致的配飾是可以彌補這種缺陷的。奧黛麗.赫本之所以不朽,就是因為她的著裝簡潔大氣,不過,讓奧黛麗從一大群美女中脫穎而出的卻是她的紗巾與系紗巾的模式,而伊莉莎白.泰勒也讓她的珠寶首飾突出她的個性。當然你或許會說,她們都是名人,當然會不一樣。我會說好吧,一條再貴的紗巾也不會貴到哪兒去。
接著便是靈感風格的培養,一件簡單的男士白襯衫,配一件破舊的洗水牛仔褲,你會怎么以什麼樣的穿法讓它公開於眾?解開最上頭的兩顆扣子,讓蕾絲花邊的胸衣露出那麼一點,或是把襯衫衣角系在肚齊眼上,露出性感的小蠻腰,無論哪種都會讓男人忍不住多看一眼,我敢肯定。靈感風格的最終目的便是你如何看待你自已,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解決這個問題,便會確立屬於你自身的風格。至於靈感你得去大自然中,電影中,音樂中,等等一切事物中中細細分辯,找出能夠與你的身分,文化,性格,熱情融為一體的形式。
最後便是場合的問題了,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正式宴會上,一般都穿優雅稱身的禮服或者小禮服,此時你可以想像自已是翩翩起舞的公主,帶點性感嫵媚,讓所有的男士為你傾心。而初見約會,應該帶點兒神祕感,不要過於性感暴露,蜻蜓點水即可,把心思放在衣飾的質地上。求職面試上,應當保守正規一點,配飾上選一件,最多兩件點綴出自己個性和風格便可,不至於讓人太死板。
對人女人來說,打扮成耶誕樹,或者是木乃伊都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何況追求美是你們的終身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p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